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民生大计。作为来自自然资源领域的人大代表,李婷婷高度关注耕地保护工作,多次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调研走访。在调研走访中,她发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创业,以及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导致耕地闲置撂荒,造成耕地资源极大浪费,而且由于停耕,农田土壤抗蚀能力减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她认为,实施新增耕地、旱改水项目,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增加土地效益、解决土地撂荒的有力措施,通过整合土地,“小田”变“大田”,可以将分散化、碎片化的耕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耕种和发展,提升耕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生产。对此,她提出了《关于统筹解决耕地撂荒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建议》。在她的建议下,大石乡党委、政府决定全力推进新增耕地和旱改水项目。7月的江淮大地,如同火炉一般,艳阳高照,酷热难耐,日均气温达35℃以上。为确保按期完成新增耕地、旱改水工作任务,她化身为“女汉子”奋战在项目区上。在大石乡东湖村韦家组旱改水项目现场,近十台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机械兵团集中大作战”的景象映入眼帘。“天气炎热,大家注意施工安全啊”,李婷婷一边吆喝大家注意施工安全,一边在项目区指挥施工:“这边地块明显比那边高,需要再降一点……这里要多填一点表土,利于今后栽种水稻……这4块小田坡度相当,赶紧合并成大田,既增加耕作面积,又利于将来机械化种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大石乡实施新增耕地项目,集中流转耕地 ,有力夯实了粮食生产的“耕”基。大石乡耕地保护工作位列全县第一名,被评为2023年补充耕地任务表现突出单位,同时被授予省级耕地保护补偿激励乡。
自“关注民意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李婷婷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接地气、高质量的代表建议,为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大石乡文桥村严堂路口和102省道交叉路口宽度过窄,没有设置警示标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为此,她联合部分乡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在交叉路口增设警示标牌的建议》,得到了乡政府的积极回应,及时将该路口交通安全隐患列入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台账。目前,该交叉路口设立4个警示标牌,提醒来往车辆注意路面变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在走访中,有群众向她反映部分高标准农田项目当家塘建设后出现渗漏问题,造成无法蓄水。得知这一情况后,她提出了《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管护的建议》。乡政府收到建议后,及时组织乡政府和村委会工作人员对全乡高标准项目基础设施进行摸排,根据摸排情况下一步采取措施对损坏设施进行维修,确保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发挥长效作用。
为耕地保护“鼓与呼”
今年,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守好一个底线和三条红线。“三条红线”就是耕地红线、生态红线、粮食红线。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李婷婷时时关注农村发展,她希望通过宣讲为村民们的思想多充电,让耕地保护的好政策变为真实惠,带领村民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新发展。大石乡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尤为重要。她向乡人大主席团提出《关于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 宣讲耕地保护政策法规的建议》。于是,她成了大石岭代表联络站里的常客,化身为“宣讲员”。在这里,每季度开设一次耕地保护“课堂”,干部群众提问踊跃。“我们组上有人填土,管不住怎么办?”“发现有违法用地势头,如何上报?”她与村干部、村民面对面交流,通过“你问我答”和以案释法等形式,围绕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耕地保护的相关文件、关于破坏耕地的有关处罚等三方面,结合地方乡镇实际,讲透讲实讲好最新土地政策。此外,在平时进村入户,田间地头调研,她也见缝插针向群众宣传用地政策和新增耕地、旱改水等惠民利民政策。在她的努力下,如今大石乡历年挂账的违法用地图斑全部整改清零,没有1宗新增违法用地图斑。
在长期从事耕地保护工作中,她还善于总结提炼,逐步形成了“三长”耕地保护工作法,“长眼睛”及时发现并把违法用地行为消灭在萌芽,“长嘴巴”让群众知晓违建乱建的法律后果,“长牙齿”对顶风违建者依法拆违治乱达到震慑的目的。她总结的《“三长”举措抓实耕地保护工作》在安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红线说”》栏目中宣传推广,她个人也获评了“安徽省自然资源科普使者”称号。
践行初心护良田,无悔无畏守红线。李婷婷说:“作为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今后我将继续为耕地保护‘鼓与呼’,提出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当好自然资源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