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流涌动的国道旁到烟火氤氲的食堂后厨,从堆满台账的办公室到警报声声的演练场,城西乡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监督诠释担当,通过专项调研、联合检查、跟踪督办多项举措构建起校园安全立体屏障。
聚焦民生痛点,破解校门“安全困局”。
“接送孩子每天要多绕行几公里,遇到雨天更是一路堵”“不少家长图方便冒险逆行,看着都揪心……”在城西乡人大组织的校园安全专题座谈会上,树林小学家长们道出困扰。这所毗邻105国道的乡村小学,现有教职工25人、学生170名,因校门与国道开设的出入口相距数公里,长期存在交通隐患。
面对群众诉求,乡人大主席团建立“重点建议督办”机制,由分管教育的乡人大主席牵头,组建专项调研组。2023年以来多次组织调研组开展实地踏勘,现场观察上下学高峰期的行人及车辆数量,精准掌握人车冲突点。“既要考虑交通组织科学化,更要关注学生出行特殊性”,代表们根据调研情况提交了《修改105国道树林小学路段出入口,加大对该区域通行情况的关注与管控力度》的建议。在出入口改建之前,乡人大联合交警部门建立健全“护学岗”机制,安排代表轮值监督交通秩序,大大降低路段事故率。
筑牢食安防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餐具消毒记录请出示下”“食品留样记录在哪”“食材都是从哪采购的?采购合同请拿出来看看……”在城西中学食堂,乡人大代表正同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一起逐项检查台账。这是城西乡校园食品安全检查行动的常态化场景。
乡人大主席团创新建立“代表+专业”的监督模式,联合乡食安办、市场监督管理所、县中医院城西分院等部门,对全乡8所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食材溯源、加工流程、留样制度等关键环节,强化食品安全、采购经营、膳食经费等多方面管理,确保学生饮食质量得到保证、膳食经费使用规范合理。
同时请城西分院工作人员针对学校防疫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包括如何做好师生健康监测、外来人员管控、校园清洁消毒、垃圾分类处理、室内空气流通等,确保学校防疫工作科学、规范,为师生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夯实消防根基,编织应急“坚固网络”。
“哨声响起后2分钟完成全员疏散,比上次演练缩短17秒!”在城西乡春光小学消防演练现场,老城消防中队工作人员对演练成效表示肯定。这得益于乡人大积极推动建立的“一校一策”消防管理体系。
代表们通过“查、看、问、练”四步工作法,查消防设施维护记录、看疏散通道畅通情况、问师生应急知识掌握度、组织实战化演练,累计推动更新灭火器16具、改造老旧电路2处、健全8所学校消防演练方案,将抽象的规章制度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