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之“七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中央党校为了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策划组织记者深入一线,对当年与总书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知青们面对面访谈的系列采访实录,分为“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三个部分,共收录访谈稿19篇。

被采访的29名对象都是曾经跟总书记生活在一起、奋斗在一起的“见证人”,正是从别人的讲述中,才能让我们更全面、细致地了解总书记那曲折的少年时代和奋斗的青年时代,让他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更贴近生活,就仿佛我身边那令人敬佩的长辈一样,而从书中所感悟到的,都是需要我用一辈子的努力与信念去践行的。

一感于阅读的习惯。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书中很多人都提到,在去到梁家河插队时,老乡们来接知青,看到有两个箱子很小,可是谁知提起来却特别重,后来才知道,这是习近平的箱子,里面装的满满的都是书。总书记酷爱读书,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白天干了一天活很累的情况下,晚上依然点着煤油灯看书,而且所涉猎的阅读范围也十分广泛,有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哲学的、文学的、自然科学的……尤其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可谓是博采众长。正是有了这长久的积淀,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常常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且极具哲学的眼光、底蕴和智慧,我想也这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之所在。

二感于吃苦的劲头。习近平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曾说过的要过的“四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都是很困难的。当时的习近平是处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的,书中有一句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就是别人是从零开始,习近平是要从负数开始的,光是这句话,就能感受到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不管是在环境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要承受比别人更多的压力与苦难。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不仅没有抱怨没有消沉,反而在历经风霜后愈加坚韧,磨练了他的意志,思想境界也得到提升,比同龄人更具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和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

三感于远大的追求。15岁的习近平去到梁家河,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一开始受其父亲“问题”,多次申请入党却迟迟得不到批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依然默默做事,积极要求进步,刻苦学习,从最初的入党都被质疑,到后来的入团、入党、去赵家河搞路线教育、成为梁家河的书记,我相信,这是因为总书记心中有着他所追求的东西,用那远大的追求在指引他一路走来。

四感于实在的品格。书中提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村民都爱听习近平开会,说习近平开会和其他干部不一样,其他干部开会,讲话的时候老百姓在下边抽旱烟的、说闲话的、纳鞋底的,基本上没有人听,唯独习近平开会,他讲话的时候大家都静悄悄地听,积极参与讨论,因为他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老百姓想说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老百姓想做的贴身事。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将心比心的,在与老百姓打交道时,他总是那么亲善、实在,那么为民着想,也正是因为这,才让他获得了老百姓对他的尊重与拥护。

五感于务实的干劲。印象最深的就是书中写到总书记带领梁家河人民建设了陕北高原的第一个沼气池,并在延川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沼气革命。在建设沼气池过程中,习近平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遇到的困难都由他来解决,加上又是陕北地区首个建设的,没有经验可循,任何问题都要靠自己的摸索去解决,这中间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或许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只是总书记人生中的一次小小历练,但也正是通过这一件件小事和对待小事的态度,才能体现出大格局与大情操,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每件小事成长起来的。

六感于不竭的热情。七年知青岁月,无论是“黑帮子弟”的政治污蔑,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困境,或是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应,都没有磨灭总书记对这片土地的热情。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担任梁家河村支书后,他让原本的贫困村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从他15岁去到梁家河,一直到今天,他永远都胸怀为民谋福利的信念和抱负,饱含着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七感于为民的情怀。总书记曾说道:“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在梁家河的7年,靠自己的苦干实干作出了一番成绩,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延川县梁河家村民石春阳说:“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总书记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所以才有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我仿佛看到了总书记在煤油灯下的挑灯夜读,仿佛看到了总书记带领群众打坝、建设沼气池,仿佛看到了总书记陪着村民们家长里短……他的形象在我心里变得更加具体、更加鲜活。我认为这本书值得所有人看一遍,尤其是给没有经历过知青年代的青年朋友们读一读,正如曾与总书记一起插队的知青陶海粟说的,这本书能“让老百姓更多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领导人,不仅看到他们在台上作大报告的样子,也知道一点儿他们的酸甜苦辣和内心世界”。(太湖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李雯)

安徽省太湖县人大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太湖县熙湖路1号 
电话:0556-4186366  传真:0556-4162541
邮箱:thrdxx@163.com
皖ICP备05017185号-1    技术支持:一网科技
页面执行速度0.0023秒

皖公网安备 34082502000022号